2D 轉 3D 技術
3D 表示三維,即具有寬度、高度和深度(長度)的物體。我們的物理環境是三維的,我們每天都在 3D 中移動。
人類僅透過觀察物體就能感知物體之間的空間關係,因為我們有 3D 感知,也稱為深度感知。當我們環顧四周時,每隻眼睛的視網膜都會形成周圍環境的二維影像,而我們的大腦將這兩個影像處理成 3D 視覺體驗。
但值得注意的是,雙眼視覺(立體視覺或雙眼視覺)並不是觀看 3D 效果的唯一方法。只能用一隻眼睛(單眼視覺)看到的人仍然可以感知 3D 世界,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是立體盲。他們只是缺少一種用於 3D 觀看的工具,因此他們不假思索地依賴其他工具。
以下是人類用於深度感知的一些工具:
- 立體視覺:兩隻眼睛提供稍微分開的影像;較近的物體比遠的物體顯得更分離。
- 調節:當您聚焦於近處或遠處的物體時,眼睛中的晶狀體會發生物理變化,從而提供有關物體距離多遠的線索。
- 視差:當您的頭部從一側移動到另一側時,較近的物體似乎比遠處的物體移動得更多。
- 大小熟悉度:如果您知道物體的大致大小,您可以根據它看起來有多大來大致判斷它有多遠。同樣,如果您知道兩個物體彼此大小相似,但其中一個看起來比另一個更大,您會認為較大的物體更接近。
- 空中透視:由於光線被空氣隨機散射,遠處物體的對比度似乎低於附近物體的對比。遠處的物體看起來顏色飽和度也較低,並且具有與背景相似的輕微色調(通常是藍色)。
為了在顯示器等平面 (3D) 表面上表示 2D 世界,需要模擬盡可能多的這些感知工具。雖然目前還沒有辦法同時模擬所有這些,但影片確實使用了組合。例如,攝影機會自動捕捉空中視角和尺寸熟悉度。在 CGI 場景中,必須添加空中透視,以使遠處的物體看起來不太清晰(這稱為距離霧)。
當然,添加立體圖像(每隻眼睛都有一個單獨的圖像)是一項重大改進,以至於大多數人認為立體電影是 3D,而所有其他電影都是 2D。
2D 電影和視頻
傳統的二維視訊影像具有寬度和高度,但從技術上講它沒有深度,即影像中的所有內容都呈現在與觀看者相同的距離處。儘管如此,觀看者確實會透過下意識地使用上面列出的技術將圖像感知為三維的,這與立體盲人感知現實世界的方式非常相似。
3D 電影和視頻
3D 或 3-D(三維)電影或 S3D(立體 3D)電影是一種增強深度感知幻覺的電影。源自立體攝影,常規電影攝影機系統用於記錄從兩個視角看到的影像(或電腦生成的影像在後期製作中產生兩個視角),並使用特殊的投影硬體和/或眼鏡來提供觀看影片時產生深度錯覺。 3D 電影不僅限於戲院上映的長片;電視廣播和視訊直播電影也採用了類似的方法,特別是自 3D 電視和藍光 3D 以來。
常見的顯示方式有:
- 立體處理(紅色/青色眼鏡):最初的 3D 系統,現在基本上已經失寵了。
- 偏光系統(偏光濾光眼鏡):電影院最常見的新系統。
- 主動快門系統(LCD 快門眼鏡):最有可能是第一代 3D 電視和其他顯示器的標準。
2D到3D的轉換
對於從 2D 模型產生的 3D CGI 動畫電影,可以返回模型來產生 3D 版本。
對於所有其他 2D 電影,必須採用不同的技術。例如,對於 3 年電影《聖誕夜驚魂》的 1993D 重新發行,華特迪士尼影業掃描了每個原始幀並對其進行處理以生成左眼和右眼版本。目前已有數十部影片從 2D 轉換為 3D。有多種方法可用於 2D 到 3D 轉換,其中最著名的是基於深度的方法。
您可能還感興趣
沒有相關文章